2019医学心理学:应激事件的心理调整
心理应激通俗来讲就是遇到事情你的心理抗压能力,有的人调节的比较好,就不会对身心有多大不良影响,如果调节不佳,可能会导致一些身心疾病的出现。关于应激事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良的一面,比如喜庆的事件对我们来讲自然是...
2019医学心理学:应激事件的心理调整
1 个回答知心问答专题活动
当应激事件发生时要调整心态,在心理学上将心理应激单独列为一节,其实一个人的心理应激能力影响着一个人是否患有身心疾病,可以说二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。那么在了解此关系之前我们要知道提出这一理论的专家,即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提出了应激学说。应激是指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。2019...
精神应激可以导致或加重高血压、冠心病、消化性溃疡、皮肤病等心身疾病。应激事件之所以能致病,实际上是以情绪反应作为中介来实现的。情绪分为正性情绪(即愉快、积极的情绪)和负性情绪(即不愉快、消极的情绪)。正性情绪有益身心。负性情绪一方面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必然反应,对机体有保护作用;另一...
在医学心理学领域中,应激的含义可概括为三大类:1.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这是把人类的应激与物理学的上定义等同起来。人具有承受应激的限度,超过它也会产生不良后果。2.应激是一种反应,是对不良刺激或应激情境的反应。应激是一种机体对环境需求的反应,是机体固有的,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功能防卫反应。...
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。指各种过强的不良刺激,以及对它们的生理、心理反应的总和。应激反应指所有对生物系统导致损耗的非特异性生理、心理反应的总和。应激或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(应激原)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。应激的发现 应激一词,首先由汉斯·塞里于1946年应用于医学领...
心理应激的中介因素主要包括激素水平、酶系统、自由基体系。1、激素水平:随着年龄的增长,机体自身分泌的肾上腺皮质醇(压力荷尔蒙)在体内不断增加。这种状态将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,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,出现头晕头痛、心慌胸闷、出汗无力、身体虚弱、皮肤干燥甚至水肿等症状。2、酶系统:生物体内存在着多种...
2019医学心理学:应激事件的心理调整类似问题
- 自我心理调试名词的解释 1次阅读
- 阿德勒说梦 1次阅读
- 人为何会做梦?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含义? 1次阅读
- 梦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什么?请举例 1次阅读
- sc190的心理测试是什么? 1次阅读
- 什么叫学前儿童心理学 0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