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、表现、识别和干预

第一,情绪反应异常。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,当学生的情绪突然发生改变,明显不同于往常,出现情绪低落、悲观失望、焦虑不安、忧郁苦闷、喜怒无常、特别烦躁、无故哭泣、易感情冲动、自我评价丧失等消极情绪时,就有...
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、表现、识别和干预
阅读 1 次 更新于 2025-04-16 13:05: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06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,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、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、消费上的浪费攀比、对贫困生的歧视、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。07 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,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,就业市场的不景气,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...

  • 1. 危机源 危机源指的是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的各种应激事件,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因素、生活事件、突发创伤性体验以及慢性压力等。适度的心理应激有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,但过度的应激或长期的应激状态,如果超出个体的承受能力,则可能导致心理危机。2. 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个体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...

  • 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如下:1、情感困惑和危机。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,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。大量个案表明,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,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,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,甚至造成悲剧。2、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。独生子女群体已...

  • 二、心理危机程度的判断 根据不同心理危机反应,我们可以评估其程度。轻度心理危机表现为焦虑、孤独、轻度抑郁、社交回避、饮食障碍(如贪食、厌食、体象障碍)等。中度心理危机可能包括直接或间接提及极端、危机等词汇,食欲不振或过度饮食,持续消极情绪,以及出现厌世情绪等。

  • 一、发展性心理问题 1、适应不良: ①表现: 认知方面:担心不被接纳、怀疑自身能力、感到力不从心、害怕跟不上环境节奏等。 情绪方面:紧张、焦虑、厌烦、生气、自卑、抑郁、孤独。 行为方面:退缩、回避、过分自我保护、消极被动等。 ②原因: 个性特征:气质、性格等 家庭因素:原生家庭生活环境、家庭教养方式、家长期...

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、表现、识别和干预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