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应激在适度时不能达到

不足的心理应激会使个体变得懒散和消极,缺乏动力和决心,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。不足的心理应激还会导致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下降,影响其对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。因此,适度的心理应激非常重要,它可以激发...
心理应激在适度时不能达到
阅读 1 次 更新于 2025-04-09 18:44: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紧张时手会发抖是一种社交障碍的表现,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。只要手抖的不严重,并且克服心里恐惧后能够很快恢复,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,属于生理性的手抖。机体紧张的时候,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症状,手抖就是属于应激症状中一种常见的表现。紧张而手抖,是一种心理障碍,此种现象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...

  • 心理学家认为,适度的应激,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不但无伤害,反而是有益的,它具有警觉作用,可以促使人做出有效的思维和迅速的对策,以便更加适应周围环境。有许多看似具有高度心理压力的职业,其实对人的健康并不会构成危害,比如建筑师、科学家、探险家、机修工、守林员等,因为他们对工作具有一定的顺应性和自由,因而较少地...

  • 1. 一般而言,分数在43-65分之间,表明心理压力处于适中水平;2. 低于43分的得分,指示压力水平不足,可能需要适量增加压力以提高生活和工作动力;3. 高于65分的得分,则表示压力过大,建议采取措施减轻压力,以维护心理健康;4. 分数达到93分以上,意味着可能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,身心可能已经受到压力损...

  • 应激状态并不只会给人带来消极影响。应激状态是人类在面临压力、挑战或变化时的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应。它通常被看作是身体和心理的警觉反应,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。应激状态的影响是复杂的,并不单一地带来消极影响。事实上,适度的应激状态可以激发人的潜能,促使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。积极方面的...

  • 适度精神应激可以提高个体警觉水平,激发机体活力,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创造。但如果超出个体承受能力的精神应激,会带来精神创伤,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病因。或影响某些疾病的发展与预后,或对个体的生理、心理发育产生远期影响,从而促进疾病或易感素质的形成。在精神科领域,就过度应激所造成的精神创伤,而...

心理应激在适度时不能达到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